孩子說話晚確實讓家長感到焦慮,然而也有些心大的父母絲毫不擔心,他們反而覺得是好事,人為“貴人語遲”,只有聰明有大智慧的孩子才會說話晚。那么“貴人語遲”真的有道理嗎?
給《中國兒童保健雜志》上的一份研究報告顯示,在我國3~6歲兒童語言障礙的發(fā)病率至少在4%~6%之間。所以爸爸媽媽應該要重視兒童語言能力的發(fā)展,注意兒童在成長過程中的異常情況,千萬不要盲目相信“貴人語遲”等老話,世界上可沒有那么多“愛因斯坦”!
如何鍛煉孩子的語言能力呢?
1、多跟孩子交流
孩子出生到6個月之前,你和他在一起的時候,盡量多和他說話,天氣、心情、他的衣服,什么都可以,反正說就是了。孩子是通過你的說話來學習語言的。
6個月后,孩子能爬能走了,當你在干點什么的時候,如果孩子在身邊,也告訴他,你在干嘛。比如,你在打電話,就和孩子說:媽媽在打電話給阿姨,讓他明天帶妹妹過來玩。帶孩子出門散步的時候,和他說一下他看到的是什么東西,比如,“那部藍色的是貨車,綠色的是公交車”等等。
2、帶著孩子讀繪本
親子閱讀不僅能增進親子關系,還能快速提高孩子的語言能力,通過讀繪本,能學會不同的語句、單詞。通過圖畫,把這些單詞聯(lián)系在一起,慢慢消化成自己的詞匯。
家長可以發(fā)現(xiàn),孩子看過很多次的繪本,已經(jīng)能記住一些繪本的細節(jié)了,當你提問“貨車在哪里?”“貓咪在哪里?”的時候,都能順利指出來。等孩子大一點,3~4歲的時候,對于重復看過很多次的繪本,已經(jīng)能用自己的語言給媽媽講出來了。
3、做孩子的聆聽者
孩子24個月開始,已經(jīng)學會用簡單語句表達自我,家長一定要表現(xiàn)出對孩子說話的興趣和尊重,即使孩子咿呀呀的語法錯誤,說很多無所謂的話,也要認真聽,并給孩子積極地回應。
孩子會因為大人認真聽他說話,而對說話這件事更感興趣,有更強的表達欲望。
不要經(jīng)常在孩子的面前表現(xiàn)出擔心,“這孩子怎么還不說話,急死我了。”“不會是有什么語言障礙吧?”這些擔心無意中給孩子也造成了傷害,會讓孩子更沒有自信去表達自己。所以爸爸媽媽們即使著急孩子說話晚,也不要在孩子面前表現(xiàn)出來。
總之,對于孩子說話晚的問題,父母不急躁不強迫的態(tài)度是最重要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