語言發(fā)展是孩子成長中重要的里程碑,有部分孩子在該學說話的年紀遲遲不開口,家長也深知語言發(fā)育問題不可忽視,想訓練提高孩子語言能力。那么孩子講話晚要怎么訓練呢?
一、為說話發(fā)音準備條件
語言的形成需要對事物建立認知,需要構(gòu)音器官發(fā)育完善。家長可以帶孩子進行系統(tǒng)的兒童語言訓練,同時也需要日常積極引導。
比如,進行吹氣吸氣訓練,可以有助于說話氣息穩(wěn)定性;唇舌活動訓練,能夠提高唇舌靈活度;認知理解訓練,可以豐富孩子的常識。有了說的條件,才能為語言發(fā)展打下良好基礎。
二、激發(fā)說話動機
學說話要讓孩子有表達的動機。通過滿足孩子表達的需求,能提高他們學習語言的動力,增強兒童主動說話的欲望。
訓練孩子表達要求,讓孩子嘗試表達自己的要求。比如“我想...”、“我要....”、“我不要...”。從孩子的喜愛的且平時接觸得最多的詞匯開始,讓孩子講出需求,達到語言訓練的目的。
三、生活化的語言信息
孩子面對他人的提問,不能恰當提取語言信息,也不知怎樣回答,家長可以對指令信息進行提取,轉(zhuǎn)化成簡單易懂的語言,能夠幫助增強兒童語言反應的主動性。
語言訓練要盡量圍繞日常生活類、社會交往類等話題開展,家長可以設計關(guān)于“ 誰”、“ 哪里” 、“何時”、“干什么”等方面的問題,引導孩子回答。
四、語言訓練小游戲
大量聽為孩子積累豐富的詞匯量,頻繁地說則讓孩子掌握語言用法。在家庭中可以通過有趣的語言游戲來拓展詞匯學習。
例如,孩子認識了顏色,家長先示范說“蘋果紅紅的”,然后引導孩子想想還有“什么東西是紅紅的?”,兩人輪流說下去。還可以把一對反義的形容詞交替說,比如“大樹高高的”“小草矮矮的”等等。